颌面创伤所致髁状突骨折保守治疗后远期易发咬合障碍

2014-11-19 08:20 来源:丁香园 作者:马力
字体大小
- | +

咬合障碍是颌面部创伤性患者治疗后最常见的硬组织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5%-20%。尤其是髁状突高位骨折患者,在经保守治疗或颌间牵引后最易发生,同时它也是颌面部创伤手术治疗后二次手术矫正治疗的主要适应症。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医学中心口腔颌面外科系的学者Kommers SC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其目的为评估创伤所致咬合障碍进行正颌手术的疗效,文章认为正颌外科手术对创伤后咬合障碍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该研究最近发表在Journal of cranio-maxillo-facial surgery上。

该回顾性研究对荷兰阿姆斯特丹牙科学院42年(1970-2012)来的64例创伤后咬合障碍患者所进行的正颌手术加以收集,符合标准入组的患者有42例(26名男性,16名女性),并用spss对疾病以及手术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分析结果示,42例患者平均年龄34岁,9例上颌骨骨折创伤原因不详,其余为交通事故15例,坠落9例,运动损伤4例。42例患者共有79处骨折,最常见骨折部位为下颌骨髁状突,有27例患者发生单侧或双侧髁状突骨折。19例患者为单一骨折损伤,剩余23例患者至少2处以上骨折。

该研究纳入的颌骨损伤初始治疗中保守治疗13例(31%),颌间牵引固定10例(23.8%),切开复位内固定17例(40.5%),2例无明确记录。随访发现,所有发展为咬合障碍的患者均进行了二期正颌手术治疗:14例行Le Fort I型截骨术,14例行单侧矢状劈开截骨术,4例行双侧矢状劈开截骨术,3例行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2例行上颌骨部分截骨术,其余5例进行了多处联合截骨术。所有二期正颌手术治疗后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咬合关系。

表1. 骨折发生部位、频次及所发生的咬合障碍类型

部位频次所占比例%AOBLOB
CBManRMaxRLG
单侧髁状突921.4
-4---5
单侧髁状突+下颌骨体部/下颌角/下颌升支49.5112---
单侧髁状突+面中部12.4-1----
双侧髁状突37.111---1
双侧髁状突+下颌骨体部/下颌角/下颌升支921.47--1-1
双侧髁状突+面中部12.4-----1
下颌骨体部/下颌角/下颌升支921.4211221
面中部511.911--3-
面中部+下颌骨体部12.4----1-










表格中咬合障碍缩写:AOB:前牙开(牙合);LOB:侧方开(牙合);CB:反(牙合);ManR:下颌后缩;MaxR:上颌后缩;LG:迟发小颌畸形。

结合该研究来看,创伤性颌骨骨折治疗后容易出现的咬合障碍类型有:前牙开(牙合),侧方开(牙合)、反(牙合)、下颌后缩、上颌后缩以及小颌畸形,文章中提到的相关正颌手术类型对创伤后咬合障碍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中髁状突高位骨折因手术治疗涉及相关面神经并发症较多,故保守治疗所占比例仍然较高。而结合该项研究的相关数据,提示我们创伤性颌骨骨折尤其是下颌骨髁状突骨折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后,远期发生咬合障碍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中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尽可能避免其出现远期咬合障碍。对于已经出现该并发症的患者也应尽早实施正颌外科手术以恢复良好的咬合关系。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马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