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恒中切牙通常为单根管。1970 年,Altman 等运用组织切片技术研究了 20 颗上颌中切牙,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上颌中切牙 100% 是单根管。之后,Vertucci 通过根管清洗技术研究了 100 例上颌中切牙,也得出同样的结论。最近 Turkish 和 Iranian 进行的人口研究表明有 2% 的人有单根双根管 (Ⅳ型),4% 是单根双根管但根尖处汇聚成单根管(Ⅲ型)。
然而由英国牙科医生 Calvert 报道了一例上颌恒中切牙的 V 型根管形态,有一主根管,在根尖三分之一处一分为二,根尖处形成两个根尖孔,且两中切牙之间伴有一倒置的额外牙。文章发表于近期的 Journal of Endodontics 。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白种人中额外牙出现的概率为 0.1%-3.8%,男女比例为 2:1。最常见部位是两颗上中切牙之间,常出现牙根弯曲或导致恒牙牙根发育的迟缓或异常。
本例患者为男性,53 岁,由于右上颌中切牙疼痛,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口腔医院就诊。根管治疗后 1 年来牙齿出现自发性疼痛。检查发现患者冠部修复体 3 周前丢失,未发现窦道,牙面较多部位探诊时患者较敏感,说明牙齿仍为活髓,可以修复。
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影像学显示,患牙根尖弯曲处充填不充分,根尖周有阴影,还发现在右上颌中切牙的根尖部有一倒置的额外牙显影,周围牙周膜宽度正常。
图1. 治疗前患牙根尖周显影
基于临床检查和 X 线片显示,诊断为右上颌中切牙根尖周炎伴额外牙。治疗计划是先行患牙的根管治疗,制作临时义齿,最后制作桩核冠。应用橡皮樟和显微根管技术,利用 ProTaper 旋转锉配合使用 Hedstrom 锉和桉叶油,将根管内充填物取出,观察 X 线片可见根尖三分之一处主根管一分为二,确定另一根管的工作长度,两根管同行常规根管治疗,充填后 X 线片显示根管充填良好。桩核冠修复 1 年后,患牙无疼痛,影像检查发现根尖显影正常,根尖疾病治愈。
图 2. 患牙根管充填后即刻 X 线片显影
图 3. 桩核冠修复 1 年后患牙根尖周显影
来自 15 个不同国家的 24 个病例报道发现上颌恒中切牙牙根可能多于单根,根管也可能不止一个。其中,有 13 例伴有牙齿畸形,多为融合根或双生根(n = 10),牙内陷(n = 2),牙釉质发育不全(n = 1)。
双生根来自于同一颗牙的牙蕾,常表现为两个较独立的牙冠和分离不完整的牙根,常伴有单根单根管,最常发生在上中切牙。而融合根是指两颗不同的牙齿牙根发生黏连融合。双生根和融合根通常较难区分,现在建议将两者统称为「双生」牙。
运用脱矿和染色技术研究上颌恒中切牙根管根管形态,人口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单根管最常见。5 例为单根多根管,但未发现 V 型根管。Zaitoun 等曾报道过 3 根管系统,甚至有 Mangani 等报道的 4 根管系统。一些较先进的牙科技术,如三维锥体束 CT,可用来检验更多人的根管形态,完善传统根管系统形态研究结果。
此病例报道了一具有 V 型根管形态的上颌中切牙成功根管再治疗,这在之前的报道中未见过,这项病例说明除之前调查结果显示的根管形态外,上颌恒中切牙根管形态还存在其他较大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