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新方法

2018-05-05 00:21 来源:丁香园 作者:谢文婷
字体大小
- | +

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是最常见的腮腺肿瘤(75%~90%)。由于多形性腺瘤有 2%~25% 恶变可能,单纯肿瘤剔除术复发率高,因此至少行部分腮腺切除术。然而,腺淋巴瘤通常不复发,尚未发现恶性变,行肿块切除术即可。因此,术前两者的鉴别至关重要。

尽管超声是涎腺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但常规声像图上两类肿瘤存在较多相似,鉴别存在困难。近年来,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可有效的从混杂、缓慢的运动伪影中分离出低速血流信号,使用专有的算法保留低速血流信号。韩国学者 Ryoo 等使用微血管超声与传统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估肿瘤血管的类型以期鉴别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以及评估微血管超声的灰阶模式的诊断效能,文章发表在 2018 年第 3 期的 J Ultrasound Med 杂志上。

研究纳入了经病理证实的 38 例多形性腺瘤和 42 例腺淋巴瘤。所有病例均行灰阶超声、能量多普勒和 SMI 超声检查(图 1~图 4),其中主要通过后两者于肿块最大径切面显示肿瘤的血管分布类型(无血流、中央型、边缘型,混合型)和内部血管数量(分为四级,即 0 级:无可见血管;1 级:1-2 条可见血管;2 级:3-5 条可见血管;3 级:>5 条可见血管)。

1.png
图 1 右腮腺多形性腺瘤。图 A 为能量多普勒,示肿块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图 B 为灰阶超声,左半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肿块,右半 SMI 示肿块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2.png
图 2 左腮腺腺淋巴瘤。图 A 为能量多普勒,示肿块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图 B 为灰阶超声,左半示均匀低回声肿块,右半 SMI 示混合型血流分布

3.png
图 3 左腮腺腺淋巴瘤。图 A 为能量多普勒,示肿块内部无明显血流分布;图 B 为灰阶超声,左半示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内伴囊性变,右半 SMI 示中央型血流分布

4.png
图 4 右腮腺多形性腺瘤。图 A 为能量多普勒,示边缘型 1 级血流信号;图 B 为灰阶超声,左半示不均匀性低回声肿块,右半 SMI 示边缘型血流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灰阶超声特点无显著性差异。然而,能量多普勒、SMI 检测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血管分布和内部血管有显著差异,多型性腺瘤在能量多普勒和 SMI 上多表现为无血管分布。近半数腺淋巴瘤的能量多普勒显示为中央型血流或混合型血流,而在 SMI 中大部分显示为中央型或混合型血流。 同时,作者指出在诊断能力方面 SMI 诊断准确度高于能量多普勒(79%:72.6%)。

作者认为,常规超声特点如回声、边界、囊性变范围无法鉴别两种类型肿瘤。关于使用血管分布分布及血管量来鉴别两者也存在许多争议,本文表明,能量多普勒及 SMI 显示腺淋巴瘤的血管多于多型性腺瘤,这与动态 CT 增强见腺淋巴瘤快速增强及组织学检查中两者的内部微血管密度不同相一致。因此,微血管超声结合灰阶超声的血管类型分析(血管分布和内部血管密度)有助于鉴别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刘德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