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献报道,早期口腔鳞癌出现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风险从14%到45%不等,在舌癌及口底癌患者当中,这种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大。而口腔癌患者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该患者预后是否良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传统的检查手段,比如CT、MRI、甚至是PET-CT都不能非常明确地诊断口腔癌患者是否出现了颈部淋巴结转移。因此,许多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建议口腔癌患者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最好进行颈部淋巴清扫。
但是,另外一些医生则认为,对于早期口腔癌患者,颈淋巴清扫术后颈部及肩部功能受损、头颈部外观改变、口腔癌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机率不确定及患者所承担的手术风险及手术费用等方面的考虑,不建议进行颈淋巴清扫术,而只需要进行原发灶切除。由于存在以上争议,巴西圣保罗大学口腔颌面头颈外科Natalie Kelner等学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其结果发表于British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杂志上。
研究者回顾性分析了1980年至2010年222例早期(T1/T2N0M0)口腔鳞癌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前均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其中161例行原发灶切除加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的患者为实验组,61例只行原发灶切除而未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的患者为对照组。
实验组的入组条件为:手术前未接受任何治疗早期口腔舌癌或者口底癌患者(T1/T2N0M0);临床检查判断肿瘤为浸润型,且浸润深度超过了3mm; 病理检查发现有不良病理反应,如侵犯神经或者血管。实验组采取原发灶切除的同时进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对照组仅仅切除原发灶。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严密随访。
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161例患者中,出现颈部隐匿性转移的患者有31例,隐匿性转移率为21%;对照组61例患者中,术后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10例,转移率为16%;出现了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患者,其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从90%锐减至65%;实验组中患者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85%,对照组中,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96%。
但是必须说明的是,在实验组中,绝大多数患者(81%)肿瘤处于T2分期,而在对照组中约85%的患者肿瘤处于T1分期。肿瘤T分级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见下图。
研究者强调,虽然此项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早期的口腔癌患者只进行原发灶的局部切除而不进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也能获得比较高的5年疾病特异性存活率,但是这种高存活率只有在术前制定严格的手术标准,严格选择合适的病例,术后进行严密的随访和辅助检查的基础上,才能得到保证。